武汉桑拿论坛

标题: 今天,临沂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启用!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dmin    时间: 2021-6-28 07:33
标题: 今天,临沂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启用!
今天上午
临沂中心城区
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启用
6月27日上午,我市举行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启用仪式。市委书记王安德宣布武汉路祊河大桥通车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任刚讲话并宣布兴业路、祊河右岸滨河路、西安路西延通车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昌参加,市委副书记侯晓滨主持。
任刚指出,此次集中启用的项目,既有构建“153060”快速路网的道路桥梁,也有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民生工程,还有促进“商仓流”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枢纽,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。希望大家戒骄戒躁、再接再厉,全面总结经验,优化建设模式,弘扬沂蒙精神,发扬能打善拼、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,乘势而上求突破,奋发图强开新局,努力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中勇创佳绩、再立新功。
任刚强调,要坚持诚心为民,按照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要求,合理安排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,加快补齐短板弱项,全面提升功能配套,着力打造“服务群众、利于发展、环境优美”的城市风景线和便民生活圈。要坚持用心管理,强化系统思维、突出共享共用、注重数字赋能、发扬工匠精神,着力统筹好主体工程和后续利用,进一步提升城市畅达度、整洁度、文明度、和谐度。要坚持精心谋划,按照“储备一批、建设一批、竣工一批”的要求,统筹加强质量、进度、安全、环保等方面监管,谋划实施一批惠民示范工程,确保项目经得起实践、历史和人民的检验,为加快临沂“由大到强、由美到富、由新到精”战略性转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据悉,武汉路祊河桥工程主线全长1.3公里,是临沂市首座混凝土双塔自锚式悬索桥;临沂城第二水源项目自费县许家崖水库引原水,在第二水源净水厂制水,项目正式启用后,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将达到58万吨,标志着城市供水进入“双水源”时代;兴业路(西安路—祊河右岸滨河路)、祊河右岸滨河路、西安路西延的正式通车,为西城产业项目建设和物流交通畅通提供坚实保障。
市领导范连生、王君师、矫晓斌参加。
武汉路祊河大桥
武汉路祊河大桥工程南接兰山老城区工业大道,北接北城新区武汉路,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城区又一重要跨河通道。
主桥采用门架式双塔悬索桥,两岸设置蝶形全互通立交,主线全长1.3公里。大桥远远望去,像两座“凯旋门”,它既是北城新区通向临沂西城的一道重要连接之门,也是临沂面向未来发展之门。门里门外,是临沂市厚重的历史沉淀和不朽的沂蒙精神,更是临沂市不断发展、不断创新的美好未来!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密切两岸交通联系,缓解交通拥堵,打造城市高品质景观。
临沂城第二水源项目
▲视频:临沂水务集团提供
水源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。2019年,市委、市政府超前谋划、提前部署,以市水务集团为主体,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2.69亿元的临沂城第二水源项目。项目自费县许家崖水库引水,在第二水源净水厂制水,经祊河滨河大道、长春路进入市区,与临沂城30万吨供水主管道连接入网。项目管道全长49.6千米,设计日供水保障能力20万吨,供水范围覆盖整个中心城区,重点保障兰山区西部新城、罗庄区和高新区等城乡用水需求,是全省“强弱项、补短板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”重点民生项目和全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
2019年10月份,临沂城第二水源项目正式动工建设,施工过程中成功克服了疫情防控、百年一遇超强降雨、极端严寒天气等不利因素,今年4月份开始通水调试。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集中调试,现已全线贯通,今天正式启用。项目启用后,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将达到58万吨,有效缓解管网末梢和高层住宅供水压力不足问题。
兰山区兴业路、
祊河右岸滨河路、
西安路西延工程通车
兴业路
兴业路北起祊河右岸,南至义堂镇镇界,全长约6.5km,道路红线60米,总投资约6亿元,主车道为双向8车道。
祊河右岸滨河路工程
祊河右岸滨河路工程,由兰山区城投集团负责施工建设。工程从西安路祊河大桥开始,直达费县界,全长13.5公里,道路红线宽度30米,总投资2.5亿元,该路段在原双向两车道的基础上拓宽为双向四车道,2020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,2021年6月16日完工。建成通车后,将大大减轻滨河路、长春路的车辆通行压力,让临沂主城区与费县沟通往来的更加便捷通畅,极大地方便周边居民出行。
西安路西延工程
西安路西延工程全长约4公里,道路红线60米,总投资2.8亿元,项目建成后,将有效减轻双岭路、创业路通行压力,优化提升区域路网功能,有力促进中国木业生态产业园区、总部经济区发展。
新闻多一点
加快推进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
事关发展和民生
是实现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支撑
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、
获得感的重要途径
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
近年来,我市共推进实施道路桥梁、黑臭水体治理、地下综合管廊、公共交通、拥堵点治理、内涝及积水点治理及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000余项,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,增强了我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,提升了城市品质。
(一)着力打造“三环十五射”路网格局。确立了“三环十五射”城区骨架路网规划,建设和完善了由内环、中环、外环互联互通的环状+射线形态的快速交通体系。
环线道路建设方面:建成了全省地级城市中第一条高架快速路—内环西线(蒙山高架路),实施了内环北线(南京路东段)建设、内环东线(温泉路)改造,实现了内环线贯通;实施了中环东线(联邦路)、中环北线(长春路)工程和中环南线(罗程路)改造工程,实现了中环线贯通;实施了新东外环、新西外环建设工程、南外环路改造、南外环西延工程,实现了“三环”全部贯通。
射线道路建设方面:重点推进实施了北京东路改造、双岭高架路、蒙山高架北延、沂河路西延、沂蒙南路、双岭高架路与京沪高速义堂出入口快速连接道、陶然路快速化改造等射线道路工程。
主干道路建设方面:实施西安路西段、澳门路南段、临西十一路、临西九路、金雀山路西段、大山路改造等工程,推进完成北城新区二期、火车站片区、东风东关片区等重点片区路网建设,进一步促进了片区开发建设,密切了城市各片区交通联系。
跨河桥梁建设方面:实施了临工大桥、陶然路沂河桥、南京路沂河桥、西安路祊河桥、蒙山大道祊河桥改造、武汉路祊河桥、北京路沂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等一大批跨河桥梁建设,缓解了过河交通压力。
(二)加快提升城市排涝治污能力。全面推进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工程实施,新建扩建设柳青二污、商谷片区、国际生态城、市二污四个污水处理厂,实施了陷泥河、南涑河、李公河、青龙河等河道治理示范工程。我市中心城区16条24段黑臭水体已全部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,全面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。海绵城市建设方面,成立全省第一个市级海绵城市研发中心,为海绵城市技术提供支撑和服务。目前,海绵城市已建成110平方公里。雨污水管网整治方面,按照有效应对30年一遇暴雨的标准,实施了河道疏浚、管涵建设、排涝泵站等城区内涝治理工程,打通了排涝通道,形成了区域排水骨架,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内涝。
(三)全面推动综合管廊建设。2015年以来,我市共建设15个管廊项目,建成80.39公里,其中干支线综合管廊35.7公里,缆线管廊44.69公里。干线综合管廊包括西安路、临西十一路、沂蒙南路、长春路综合管廊及火车站南片区、高铁片区综合管廊;缆线管廊包括双岭路、联邦路、长春路、温泉路以及北京东路综合管廊。综合管廊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地下空间集约利用。
(四)全力打造宜居城市环境。按照大尺度、大空间、大绿化的要求,抓好城市景观绿化,重点实施了沂河提升工程、祊河提升工程、西安路景观绿化工程、北城新区二期道路等绿化工程。持续加大供水、供气、供热设施建设投入,公用事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。启动了高铁片区、国际生态城等重点片区建设,实施了鲁南高铁临沂北站站站房、临沂机场改造提升工程、奥体中心、新党校、相公大学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,实施城区交通拥堵路口拓宽改造工程,建成秀水、乐尼佳、桃花源等农贸市场,78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,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。
2021年,我市推进实施354个城建重点项目,其中市级新建项目91个,总投资381.4亿元。截至6月底,完工46个(新建项目21个,续建项目25个),在建202个(新建项目103个,续建项目99个),累计完成建设征收费用106.28亿元(新建项目完成49.61亿元,续建项目完成56.67亿元),同比增长50%以上。
信息来源:临沂新闻
6万元大奖等你来拿!
《开票有喜》每月一期
每期20万现金大奖等你来拿
第三十七期《开票有喜》
发票录入时间6月1日-30日
开奖时间2021年7月份
想中奖的赶紧行动起来!
切记
吃饭开发票
购物开发票
加油开发票
......
录入发票越多
中奖机率越大
详情请关注
“临沂广电发布”微信公众号






欢迎光临 武汉桑拿论坛 (https://jnjhjd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